经常听到别人说补脾,失眠了,是脾虚;乏力了是脾虚;腹泻拉肚子了,还是脾虚。怎么感觉那么多症候里面有大半都能和脾虚扯上关系呢?
脾为后天之本,乃气血生化之源。脾旺者,气血亦旺;生机不绝,虽病可愈。若脾虚,不欲饮食,则“谷气竭,命乃绝”。
凡病:能食者,易愈;恶食者,难疗。
因此,补脾是临证中十分重要、十分常用的主要方法之一。
常用的补脾方剂有六首,即补中益气汤加减、四君子汤加减、参苓白术散加减、小建中汤加减、理中汤加减、归脾汤加减。
但是,有些人总想着补脾,但是没搞清楚就去补,结果是越补越虚。
同样是补脾,这6大补脾方法有什么区别,为什么有的人是越补越虚
土者,滋生万物,养育万物。五脏之中,脾居中,属土,生化气血,灌溉四方。人体各部所需之气血,皆受供于脾胃所运化之水谷精微。脾气一虚,诸脏亦损。气血两虚者,责之于脾;阴阳两虚者,责之于肾。
1、补中益气汤加减什么时候用?
脾之为病,气虚为先。少气则无力,故周身倦怠乏力乃气虚第一主症,并可兼见气短、胸闷、低声懒言等症。
脾气虚者,首选补中益气汤加减。
此方单刀直入,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效。补中有升,补而不滞,乃补气第一要方。
但是补中益气汤加减,有什阳之效,所以虚寒之人,不可使用。
同样是补脾,这6大补脾方法有什么区别,为什么有的人是越补越虚
2、四君子汤加减与参苓白术散加减又该什么时候用?
四君子汤加减与参苓白术散加减亦补脾气,然重在健脾运脾,通过补脾之虚以化生脾之气。其病机特点在于脾虚不运,以食少纳呆、食欲不振、大便不调为主症。
四君子汤加减气味浓烈,健脾燥湿,适合脾虚湿滞,便溏、苔厚之症;参苓白术散加减气味甘淡,偏于脾阴不足,大便成型,欲饮、少苔之症。
另外,久病脾虚之人,闻香气则欲呕,此时,补脾宜选用气味柔和之品,宜参苓白术散加减之类。
同样是补脾,这6大补脾方法有什么区别,为什么有的人是越补越虚
3、小建中汤加减、理中汤加减、归脾汤加减,又该什么时候用?
小建中汤加减与理中汤加减皆能温补脾胃。凡饮食喜热,遇生冷则腹胀腹泻者,宜选此二方。前者性温润甘缓,在调理脾胃虚寒的同时,还能缓急止痛,后者则专温脾阳。
论“补”之力,理中汤加减不及于小建中汤加减,论“温”之力,则有过之而无不及。
中焦虚寒兼气血不足以致胃痛、腹痛、心悸者,宜小建中汤加减;
脾阳虚,完谷不化,大便溏薄,腹部胀满者,宜理中汤加减。脾为气血生化之源。
归脾汤加减补气亦补血,补脾亦补心,乃气血双补,心脾双调之方。脾气虚则倦怠乏力、食少纳呆,心血虚则多梦失眠,心悸易惊,遇此症者,归脾汤加减主之。
同样是补脾,这6大补脾方法有什么区别,为什么有的人是越补越虚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一但得了病,首先想到的就是补脾。
但是,脾不可盲补,只有找到病因,才能知道自己适合用哪一种。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精彩推荐
归脾丸丨仅仅是补脾的吗?请不要小瞧我口苦、口干、口臭,体内可能藏有三把“火”,中医给出泻火方法体寒怕冷别不当回事,可能导致这10个严重问题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swth.com/jbjs/15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