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驹医案治疗宝宝发热三诀窍ldq


发热,从古至今,都是人类所面临的最常见的疾病或症状。

近日中医在线创始教授马家驹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分享了一则“治疗9个月大的宝宝发热39℃+的医案”,经过马老师治疗后,两剂中药就退烧了。

家长感叹中药比那些所谓的抗病毒药、退热药、效果好太多了!

在古代缺少抗生素的时候,中医是怎么治疗发热的?

9个月大的婴儿,无法进行问诊,中医该如何进行辩证?

为什么中药能有这么神奇的疗效?

马家驹老师一直强调,只要辨证准确,疗效一定不会差,而要做到准确辨证,就要掌握一套系统的临床思维体系。

下面我们来看看马家驹老师治疗发热的辨证论治思维吧!

读完本文,举一反三,你也能做到疗效确切,效如桴鼓。

医案回顾

宝宝9个月,昨晚发烧,物理降温,退热效果不好,今天体温39℃+,孩子生病的时候父母特别着急,9个月的宝宝又不会说话,对婴幼儿来说,问诊是缺失的。

这个宝宝高热,我就问,听着鼻音重吗?有流鼻涕的表现吗?发烧的时候出汗吗?

临床过程中,望闻问切、辨证、立法选方,都是受到我们脑海当中的临床思维的影响。

什么是临床思维?临床过程中,脑海里面想着如何去望闻问切、立法、选方用药的思维,就是临床思维。

辨证辨的是病位和病性,对于发热,首辨病位。

我问听着鼻音重吗?有流鼻涕吗?发烧的时候出汗吗?

就是受到脑海当中辨病位的临床思维的指导,因为我想通过这三个症状来辨有无表证。

首先这三个症状不需要问患儿本人,是可以直接观察到的。

比如鼻音重不重?听一听就知道了。

流鼻涕有没有?发热的时候有没有汗?看一眼就知道了。

问这三个症状的背后的目的,就是确定这个发热是表证的发热,还是里证的发热。

《中医内科学》强调发热要辨外感、内伤。外感就是表证,内伤就是里证,所以辨外感、辨内伤的实质就是辨病位在表的发热,还是病位在里的发热。

因为表证的发热和里证的发热,治疗和方剂不一样。

如果表证、里证都辨不出来,或者表证、里证都辨证错误,后边的治疗会都不会有效果。

所以辨证才是最重要的!

患儿家长回答是鼻音有,不太重。有流鼻涕,发热的时候无汗,身体滚烫。目前就这么多信息。

表证有哪些症状?

每个人都肯定在这一生当中感冒发烧过,常见哪些表现?经常是外出感觉一阵风吹来,身上打哆嗦,心里就想不妙,该感冒了。

感冒的时候,最常见的症状,也是最


转载请注明:http://www.dswth.com/jbjs/17308.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001171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