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控制血糖对防止和延缓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那么,是否血糖降得越快越好呢?几个病例告诉你!
在导致糖尿病并发症的诸多危险因素当中,高血糖的危害首当其冲。急性血糖升高可引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急性并发症而危及生命;长期慢性高血糖则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下肢血管病变、肾脏损害、视网膜病变以及神经病变等诸多慢性并发症。
正因如此,糖尿病友患者无不对高血糖心惊胆颤,许多病友甚至到了“血糖一天不降,终日寝食难安”的地步。不可否认,严格控制血糖对防止和延缓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那么,是否血糖降得越快越好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许昌糖尿病权威专家——医院医院陈荣月教授带您先来看看下面几个病例。
病例1:张先生,40岁,体胖,某公司业务员。前不久单位体检发现血糖升高,空腹血糖12.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6.0mmol/L,确诊有2型糖尿病。自此之后,张先生开始严格控制饮食并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没过几天重新复查,空腹血糖:6.5mmol/L,早餐后2小时血糖:9.Ommol/L,午餐前血糖:7.0mmol/L,均接近正常,但他本人感觉乏力、头昏,午餐前心悸、出汗、面部一阵阵地潮热,用他自己的话说,没查出糖尿病之前,没感觉那儿不舒服,现在把血糖下来了,反倒浑身不得劲。
经过治疗,该患者血糖降得比较满意,也没发生低血糖,为何又会出现这些不适症状呢?
专家解读:这是由于患者此前长期处于高血糖环境中,机体对这种状态已经比较适应,一旦血糖在短期内快速下降,患者反而很难一下子完全适应,于是就会出现轻度头昏、头晕;另外,随着血糖进一步下降,还会诱发交感神经兴奋,使患者出现心悸、乏力、出汗、手抖、面部潮热等不适。临床把这种具有低血糖症状但血糖值正常的情况,谓之“反应性低血糖”。这是机体对内环境剧烈变化尚不适应的一种表现,症状轻重也因每位患者年龄、基础血糖水平、自我调节能力、机体敏感性等不同而存在个体差异,通常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上述症状会逐渐减轻或消失。事实上,循序渐进地降糖,完全可以避免上述症状地发生。
病例2:王女士,58岁,退休教师,有十余年的糖尿病史,长期口服格列齐特等降糖药物。近一年来,药效越来越差,加大剂量也无济于事,血糖长期居高不下,医院就诊。医生告诉她:像她这种情况属于“口服降糖药继发性失效”。在医生的建议下,王女士开始接受胰岛素治疗,短短两三天血糖就降至正常。可是随着血糖的降低,王女士却出现了看东西模糊、手脚麻木、双下肢轻度浮肿。眼底检查排除了糖尿病眼底病变,那么,王女士的这些症状又是怎么回事呢?
专家解读:治疗前,患者体内处于高血糖状态,高血糖使血液渗透压升高,身体组织里的水分被吸收进入血液。经过降糖治疗,患者的血液渗透压随着血糖下降而迅速降低,血液中的水分向周围组织转移。晶状体吸水膨胀可使眼球的屈光度发生改变,引起视物模糊;皮下组织水分的增加则可引起下肢轻度浮肿;而末梢神经周围渗透压的改变,则可导致手脚麻木。当然,这些症状通常是轻度的、暂时性的,经过短期的适应,一般会自行消失,通常不需要药物治疗。
病例3:李大爷患糖尿病多年。日前,因咳嗽、咳痰一周,加重伴有昏迷2小时急症入院。急查随机血糖24.0mmol/L,尿酮体(++++),确诊为“肺部感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值班医生立即给予快速大量补液,静脉点滴胰岛素,3小时后患者意识逐渐恢复,可随后不久又再次陷入昏迷,急查血糖为1.2mmol/L,经内分泌专家会诊,考虑此次昏迷是由于胰岛素用量过大、血糖下降速度过快,引发严重低血糖昏迷及脑水肿。经过静脉补充葡萄糖、甘露醇脱水治疗后,患者转危为安。
专家解读:在抢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这类危重患者时,虽然要求尽快地把病人血糖控制下来,但对降糖速度也有一定限制,需要加强血糖监测(每1~2小时测一次血糖),每小时血糖下降速度不宜超过5.6mmol/L,否则,由于血液渗透压的改变,患者很容易发生脑水肿,从而加重意识障碍。此外,快速降糖还可能出现矫枉过正,导致严重低血糖,并诱发严重心血管事件甚至猝死。目前临床上多采用持续、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的方法。胰岛素以0.1IU/kg?h的速度静脉滴注,使血糖浓度逐渐平稳下降至正常范围。而对于非急症糖尿病患者,原则上不采取静滴胰岛素快速降糖的办法。
通过以上几个病例可以看出,降糖治疗并非越快越好。如果血糖降得太快,不仅病人身体难以适应,而且很容易矫枉过正引起低血糖,患者轻则出现心慌、出汗、手颤、全身瘫软无力,重则导致意识障碍、昏迷乃至死亡。低血糖还可引起心动过速、心律紊乱,诱发心肌梗死和猝死。不仅如此,低血糖还会引起反跳性高血糖,使血糖忽高忽低,不利于对血糖的平稳控制。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老年人由于机体各脏器调节功能下降、神经感觉衰退,比年轻人更易发生低血糖,尤其是无症状性低血糖症发生率较高,因此危害更大。有鉴于此,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标准宜适当放宽,即空腹血糖小于8.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10.0mmol/L,目的是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总之,血糖居高不下固然有害,但降糖速度过快同样对病人不利。凡事欲速则不达,降血糖也并非越快越好。患者应在内分泌或糖尿病专科医生指导下,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治疗方案,循序渐进地调整药量,实现安全平稳降糖,避免因血糖下降过快而导致低血糖或其他严重事件的发生。
温馨提醒
许昌糖尿病权威专家——医院医院陈荣月教授温馨提醒:糖尿病最可怕的不是疾病本身,而是并发症,常见的并发症有:视网膜病变、肾病变、神经病变、糖尿病足及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并发症不仅给患者身体造成巨大的伤害,对患者家庭来说也是一种很大的压力。
因此,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用正确的心态去面对,糖尿病各种并发症都应该找出病因及时的治疗,毕竟每个人的病情或病因不同,采取治疗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另外如果您还有什么疑问请拨打电话--90或—(医院)、-(医院),我院有针对糖尿病类的治疗方案,专家会针对您的病情给予针对性指导和问题解答,真正体现一对一的诊疗。
与您分担,在您身边
让我们一起改变糖尿病!
名医推荐为糖友保驾护航
陈荣月、内分泌糖尿病主任医师、教授、健康教育专家,曾医院医院担任内分泌科主任及学科带头人。现任医院副院长、医院院长,河南省健康教育巡讲专家,许昌市健康教育讲师团首席巡讲专家。
糖尿病及其相关并发症的治疗。在代谢综合征和多种杂病,尤其是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难治性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抑郁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等治疗方面有很深的造诣。
获国家级、省部、市级科技进步奖12项,在国内外专业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专著2部,全国各地主讲的大型健康知识讲座余场,讲遍了许昌市的各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等;主编的健康知识手册6册,为中国的健康知识普及做出杰出贡献。
河南省健康促进会糖尿病防治协会的副主任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内分泌暨糖尿病学会常委;许昌市医学会内分泌暨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许昌市医学会理事会理事。
许昌市、魏都区政协常委;许昌市女企业家协会副会长。
每周一、周三、周五(医院);每周二、周四、周六(医院)。广大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网络或拨打--90、—(医院)、—(医院)提前预约挂号。
读后分享:
◆点右上角-发送朋友或朋友圈
快速北京白癜风费用大概多少皮肤白癜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http://www.dswth.com/jbjs/9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