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彦慧,李晓东,王小丛,陈丽萍
粘液瘤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心脏肿瘤。左心房是最常见的起源部位(60%–88%),在极罕见的病例中,粘液瘤可在同一患者的两个心房中同时发现(2.5%)[1]。我们报道一例经胸超声心动图偶然发现的双房粘液瘤患者,经外科行心脏肿物切除术后,病理证实肿物为粘液瘤。
一、病例报道:
一位60岁的女性患者,因心悸一月余就诊。就诊时体温、呼吸、心率、血压正常。既往无特殊病史,近期体重无明显变化。心脏听诊未闻及收缩期或舒张期杂音。心电图检查为正常窦性心律。胸片显示没有肺部疾病。实验室相关生化结果基本正常。
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所见:经心脏多切面观察,左房、右房分别可见实质性略强回声相对由蒂附着于房间隔卵圆窝处,大小分别约23×12mm和23×19mm,边界清,形态不规则,随心动周期活动度大,呈蝶翼样摆动(图1A和B,视频1和2)。舒张期双房内团块未越过房室瓣,未造成明显血流动力学改变。超声提示:双房实质性占位性病变,考虑粘液瘤(两侧占位可能通过卵圆孔相连)。心脏CT提示:左、右心房内类圆形低密度影,近似对称分布(图2)。
图1胸骨旁四腔心切面(A)和剑下双房切面(B)显示双房内占位
视频1胸骨旁四腔心切面
视频2剑突下双房切面
图2心脏CT断层扫描显示左、右房内均见类圆形低密度影,近似对称分布
患者于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行心脏肿物切除术,术中探查见双房内粘液样肿物,包膜完整,均由蒂连于房间隔上。术中完整切除肿物及其附着的房间隔组织。切除的肿块通过卵圆孔相连(图3)。切除的标本送病理。病理结果证实为粘液瘤(图4)。患者术后1周出院,2年内经胸超声心动图随访无复发。
图3术中切除肿物显示肿瘤通过卵圆孔连接
图4术后病理图像(HE染色×40)
二、讨论:
大多数粘液瘤位于左心房(60%-88%),少量位于右心房(4%-28%),左心室(8%),右心室(2.5%-6.1%),以及双房(2.5%)[2]。年,Irani等人[3]的一项回顾性研究表明,自年以来,文献中报道了11例双房粘液瘤(包括Irani的报告)。我们的病例是自年以来报道的第21例双房粘液瘤,我们对文献的回顾揭示了自年以来的20篇文献(包括Irani的报告)中20名患有双房粘液瘤患者的详细情况。报告的双房粘液瘤患者的症状各不相同,其中只有2名患者无症状[4,5],其他患者都有症状。最常见的症状是呼吸困难或劳累性呼吸困难[6-10],其次是晕厥[3,11]和心悸[12,13],2名患者主诉咳嗽[10,14]和1名主诉胸痛[15]。大多数患者都有心脏相关的症状。因此,超声心动图的检查是很必要的,并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心脏切面对肿瘤进行评估。强烈建议检查时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dswth.com/jcff/11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