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知识之基础营养素20:矿物质磷、镁、钾、钠的保健功能
□矿物质的保健功能
矿物质与身体组织的组成有关,也与各种系统的功能有关,如血液和骨骼的形成、神经的功能、肌肉的调节。
矿物质可作为辅酶参与物质的代谢,能量的产生,维生素及其他营养素的利用。
人体必需维持正常的化学平衡,这种平衡要依靠体内矿物质的比例。
如果一种矿物质的比例失调,便会影响所有的矿物质,产生链式反应,以致化学反应失去平衡而导致疾病。
矿物质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钙、镁、钠、钾与磷,这类矿物质人体的需要量较大,称为常量元素;
一类是铬、铜、碘、铁、锰、钒、硒、硅、钼、锌等,人体对它们的需要量较小,但在生理上也同样重要,称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的服用量大多按微克计算,有的按毫克计算,不能服用过量,否则容易中毒。
目前在发达国家将矿物质与维生素合在一起做成片剂,作为保健食品或膳食补充品。一般矿物质是与蛋白质以螯合的形式组成的,这样使矿物质容易吸收并在血液中转运。
在进食时服用矿物质,消化过程中矿物质在胃中形成螯合物而被吸收。
矿物质的服用量不能过大,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在吸收时,它们要相互竞争。
如果某一矿物质过多便会挤掉另外的矿物质,而使另外的矿物质发生缺乏。
★磷(常量元素)
磷与钙一起作用于骨骼与牙齿的形成、细胞的生长、心肌的收缩,并作用于肾的功能。
它在体内对维生素的利用和将食物转变成能量也起帮助作用。
在体内必须时时保持钙、磷、镁三者的平衡。
如果这一平衡被破坏,例如任何一种矿物质过多或过少,则对身体会有不良的影响。
磷缺乏的情况很少,因为大部分食物都含磷。
缺乏症状为骨骼疼痛、焦虑、疲劳、呼吸异常、麻木或皮肤过敏、颤抖与体重减轻。
富含磷的食物有肉类、干果类、粗粮、啤酒酵母、奶类、蛋类和鱼类。
维生素D可帮助磷的吸收,过量的磷能影响钙的吸收。
★镁(常量元素)
镁是体内酶活力的重要触媒,特别与产生能量的辅酶有关。
它能帮助钙和钾的吸收。
镁缺乏能影响神经和肌肉脉冲的传导,并产生颤抖和过敏。
补充镁能防止抑郁、眩晕和肌肉无力。
镁能防治妇女的经前综合征,维持正常的身体酸碱度平衡。
镁能防止身体软组织的钙化,它能保护动脉血管的内皮层。
在骨骼的形成和矿物质及碳水化合物的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
与维生素B6一起帮助溶解和减少肾的钙磷结石。
最近的研究表明镁能防治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症和某些肿瘤。
它也可以降低血中的胆固醇,防止早产和孕妊期的痉挛。
镁缺乏能导致失眠、焦虑不安、消化不良、心跳加速和痉挛,加重糖尿病。
很多心脏病与高血压和镁的缺乏有关。
我国北方心脏病的发生率低于南方,主要是由于北方的水中含镁量要高于南方。
富含镁的食物有奶制品、鱼类、肉类和海产品。绿叶蔬菜、海藻、酵母、大豆和豆制品及粗粮中含镁量也比较丰富。
饮酒、服用利尿药及腹泻能导致镁的缺乏。
富含草酸的蔬菜、高脂肪食物也能影响镁的吸收。
★钾(常量元素)
钾是维持神经系统健康和心脏节律正常的重要矿物质。
功能:
钾与钠一起来控制身体的水平衡。
钾对细胞内的化学反应起很重要的作用。
它能帮助维持稳定的血压与传导电化学的脉冲。
它也能控制营养素通过细胞膜的传递。
钾的上述功能,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少。
这是老年人有循环系统障碍、嗜睡和感到软弱的主要原因。
钾缺乏的症状有:
皮肤异常干燥、痤疮、寒战、便秘、抑郁、反射功能减弱、水肿、神经质、口渴、心跳不正常、葡萄糖耐量降低、生长迟缓、高血胆固醇、失眠、低血压、肌肉软弱与疲劳、恶心与呕吐、周期性头疼、蛋白尿、呼吸困难与盐潴留。
富含钾的食物:
包括乳制品、鱼类、水果、豆类、肉禽类、蔬菜与粗粮。
在杏、鳄梨、香蕉、糖蜜、啤酒酵母、棕色大米、枣子、无花果、千果、大蒜、土豆、小麦麸皮中钾的含量特别丰富。
★钠(常量元素)
钠是维持体内水平衡和血液酸碱度的必需矿物质。
对维持胃、肌肉与神经的功能也是必要的。
钠缺乏非常少见,大部分人体内钠的水平是适量的。
钠缺乏有时发生在吃低钠饮食同时用利尿剂来治疗高血压的病人。
有的专家估计,在老年人中约有20%因服用利尿剂而发生钠的缺乏。
钠缺乏的症状:
包括腹部痉挛、厌食、昏迷、脱水、抑郁、眩晕、疲劳、胀气、幻觉、头疼、心悸、味觉紊乱、嗜睡、低血压、记忆丧失、肌肉软弱、恶心与呕吐、动作协调较差、容易感染、体重减轻。
摄取过量的钠:会导致水肿、高血压、钾的缺乏及肝脏与肾脏疾病。
由于几乎所有食物中都含钠,因此不易存在缺乏问题。
钾与钠的平衡对人体的健康非常重要。
在一般情况下,人们总是摄取过多的钠,因此他们也需要摄取较多的钾。
钠与钾的不平衡会导致心脏病。
■长按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有效方法白癜风好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dswth.com/jcff/1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