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溯源之二十一
运用经典理论治疗老年心律失常
医院()韩旭
指导老师胡铁城
心悸以自觉心中悸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为主要临床特征,一般以症状轻重而分惊悸、怔仲,老年罹患心悸之证,多有一定的发病基础,胡铁城主任对此有其独特认识,并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
胡铁城主任认为,高年脏衰,脏器必将衰退,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即脏腑阴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自然衰退。古云“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五脏之伤,唯心为本”,故人之脏衰,首为心脏。究其原因,一是心主神明,二是心主身之血脉,心脏功能衰退,心气不足,心无所主;心气不足,运血无力,其他各脏腑则无以濡养,功能渐行衰退,心之本脏失养,脉行不利可有惊悸、怔仲、胸闷等,临床观察可见,老年性心脏病所占比例是最大的。
心主血脉而藏神,老年脏衰,心气(阳)不足,心血(阴)亏虚,加之其他外界致病因素影响,均可导致痰瘀阻滞心络而发生心悸。胡铁城主任认为老年心悸,以虚为主,因虚致实,临床虚实夹杂多见,无单纯实证亦无单纯虚证。心悸虽为患者自觉心内跳动,心慌不安的病证,但究其原因,不独在心,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虚衰,均可导致心悸。人至老年,脏气虚衰,心气不足,心血亏虚,无以自给;肝血不足,不能荣心,或木不生火;脾气不旺,生化乏源,无以养心;肺体不润,宣布失司,致心脉不畅;或痰饮内生,均可引发心悸。但老年心悸的治疗,尤当注重肺肾。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因为老年心气虚衰。尤以肺肾两虚为本,与肺肾关系最密,《内经》的“八、七”之说,其义至明。心为离火,阳中有阴,肾为坎水,阴中有阳,两者位有上下之分,赖气机升降,使心肾交通,水火即济,阴阳互滋,而心本乎肾元,肾脏虚衰,则肾水不能上滋心阴以济心火,或肾阳不能上温心阳以鼓动血脉,或加重心脏原有之虚候,使心神不能安宁,心悸遂作。所以,胡铁城主任认为心气虚衰,毋忘补益肺肾。
王清任在《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所治症目》中指出:“心跳心慌,用归脾安神等无效,用此方百发百中。”证之临床,确有效验。老年心悸患者,有瘀血见证者较多,但纯为瘀血阻滞者较少。究其形成机理,多与脏腑气血虚衰,心气鼓动无力有关。诚如《景岳全书》所言:“凡人之气血,犹源泉也,盛则无有不滞。”故老年心悸患者瘀血的形成,多为由虚致实,而瘀血停留又可损伤人体气血,临床表现为心气不足为主,夹瘀血阻络,治疗当益气通络,选方可仿补阳还五汤意出入。如属心阳不振,鼓动无力,心悸怔仲,胸闷刺痛,唇青舌紫,畏寒怕冷,脉来缓慢,或节律不齐,则应温阳化瘀,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丹参等活血之品。临证体会,老年心悸患者,即使临床上无明显的血瘀征象,也可在辩证用药中酌加通络之品,如丹参、当归、川芎等,对提高疗效,不无裨益。因而,胡铁城主任认为瘀血阻滞,通络还需益气。
老年心悸患者,如见到心悸心烦,夜不安眠,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腻,脉滑者,则为痰热内扰所致,多合并有胆胃疾患。此时,痰热是主要矛盾,心脏本虚,当为次要矛盾,应以清化痰热为主,邪去方能正安,中病即止。一般多取黄连温胆汤化裁。老年心悸痰热之由,源于心气不足,心血亏虚,虚火中生,火热内郁,煎熬津液而成痰热之证。正如《证治汇补·惊怔仲》所说:“心血一虚,神气失守,神气失守,神去则舍空,舍空则郁而停痰,痰居心位,此惊悸之肇端也”。《医宗必读·悸》亦云:症状示齐,总不外于伤而火动,火郁而生涎也“。所以此时当祛痰为先,痰热一旦得除,再安扶心之虚损。故而,胡铁城主任认为痰热上扰,祛邪方能安正。
胡铁城主任认为心悸不安,宁心当合重镇。老年患者,在心悸不宁的同时,常伴有难眠易醒、寐少梦多、恍惚不安等心神症状。因此,在用生地、麦冬、五味子、黄精、太子参等养心的基础上,常须选用一些宁心安神之品,心神得安,则心悸也易宁息。心血不足,心气虚衰,选柏子仁;肝血不足。无以荣心,选酸枣仁;瘀血阻滞,脉络不和,选琥珀;痰浊内阻,心神不宁,选远志;心脾不足,气郁不舒,选合欢花;心肾不交,阴阳失调,选夜交藤。老年心悸,常为多种因素夹杂而致,如是药尚难取效时,还应参入重镇之品。其中龙骨、牡蛎对痰热上扰、风火内旋者,可选择应用;灵磁石重镇安神,对老年心肾虚衰,心悸不宁颇为适合,紫石英,对心气不足之心悸疗效较佳。
病案举例
1.患者李某,男,72岁,因“阵发性胸闷、心慌2年,加重2月”入院,伴汗出,纳一般,喜进温食,时有胃脘痞满,大便稀薄,日行1~2次,寐尚可,舌淡紫,苔薄白腻,脉涩。既往有房性早搏,短阵房性心动过速,高血压2级,甲状腺功能减退,脑出血后遗症史。证属心脾阳虚、心脉瘀阻,治宜益气温阳,活血通脉。方选《黄芪建中汤》和《桂枝龙骨牡蛎汤》加减,组方:炙黄芪18g、炙桂枝8g、白芍10g、炒白术10g、煅龙骨30g、煅牡蛎30g、茯苓10g、茯神10g、紫丹参18g、葛根18g、降香5g、炒枳壳10g、桔梗5g、炮姜5g、炒米仁30g、生甘草3g。七剂药后,患者述胸脘大舒;守方不变,续进14剂方后,患者主诉胸闷、心悸明显缓解,大便成形,日行一次,巩固7剂,患者出院。本证即属心脾两虚,中阳式微输运无权,是以胸阳不旷,离照失明,血脉瘀阻,黄芪建中温阳益气治其本,佐以丹参、葛根、降香、龙骨、牡蛎、茯神以活血通脉宁心以治其标,标本兼顾,诸症遂平。
按:胡铁城主任认为,中医临床治疗疾病,最根本的是调整人体的阴阳气血,使人体内部恢复到“阴评阳秘”即阴阳平衡的状态,则疾病可渐愈。人体的营和卫,皆水谷之精微之气所生成,浊者属阴,是为营气,清者属阳,是为卫气。本方组方合理,桂枝辛温,温从阳而抚卫;芍药酸寒,寒走阴而益阳,桂芍相须,姜枣相得,龙骨、牡蛎潜阳敛阴,调摄肾气,从而达到调和营卫,阳养阴,宁心安神,镇潜固涩,交通心肾,故于老年病的临床诊治中,凡见阴阳俱损,营卫不谐,平衡失调者,皆可纳入本方的治疗范畴,取得良好效果。
2.王某,男,73岁,年11月23日就诊,主诉心慌、胸闷反复五年,加重三天,伴见头晕,乏力,精神欠振,舌淡,有紫气,脉细弦有结代,有冠心病,心律失常,频发早搏病史,方拟桂枝10克,赤白芍各10克,煅龙骨30克,煅牡蛎30克(先煎),大枣3枚,紫丹参10克,炒壳10克,生姜3克,紫草10克,炙甘草8克,基础冠心病治疗不变,中药调理一周后心慌、胸闷好转,原方又加党参10克,连服两周,诸症大为改善而续服善后。
按:胡铁城主任认为,老年人肾气日渐衰弱,心主血脉,血液运行有赖心阳之鼓动,心肾阳气不足,心气鼓动乏力,则营血瘀滞,心脉失和,药用桂枝温通心阳,配白芍调和营血,炙甘草益气复脉,龙骨、牡蛎镇心宁神,配合活血化瘀之品,诸药合作,使营血调和,心脉畅通,心神安定。
白斑和白殿疯有何区别北京看白癜风病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swth.com/jcff/2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