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医案刘渡舟治心悸案一则


作者:刘渡舟 姜元安

编辑:经方全球同学会

刘渡舟治心悸案一则

  燕某,男,59岁。患肺源性心脏病,医院治疗,喘咳逆息不能平卧,心悸,气短,面色黧黑,大便已数日未解。舌苔白腻但根部发黄,脉弦而结。证为痰热内凝,腑气不利,肺气受阻,故而喘咳。但心悸气短,面色黧黑,脉结,则为心虚挟饮,此证本虚标实,当先清化痰热以利肺,然后温阳化饮而治心。

  栝蒌30克(先煎)、半夏10克、黄连6克。服两剂后,大便通畅,喘咳减轻已能平卧。转用通阳化饮苓桂剂以治其本。茯苓12克、桂枝10克、杏仁10克、炙甘草6克、半夏10克、五味子6克。服六剂后,喘咳止而心悸宁,遂出院治调理,以善其后。

  解说:苓桂杏甘汤由苓桂术甘汤去白术加杏仁而成。治疗水气上冲,迫使肺气不利,不能通调水道所致的小便不利,面目浮肿以及咳喘等证。以上我们就以苓桂术甘汤为代表方的苓桂剂的证治作了简要的介绍。总的看来,苓桂剂作为治疗水气病的主体,有两个很明显的特点:一是病变以心脾阳虚为主,治疗以茯苓、桂枝为核心;二是水气为病,涉及范围很广,而与肺、肝、胃、肾、肠等脏腑也有密切的关系;虽然以水气之邪为主,但也能兼挟痰湿、瘀血等。为了能更加清楚地反映苓桂剂这些整体特点,特作以下归纳:心脾阳虚,水气上冲----苓桂术甘汤;水气迫肺----苓桂杏甘汤;水停胃中----苓桂姜甘汤;脾气虚弱----苓桂枣甘汤;肝气上逆----苓桂芥甘汤;肾不纳气----苓桂味甘汤;兼挟痰湿----苓桂杏苡汤;兼挟淤血----苓桂茜红汤;心神浮越----苓桂龙牡汤。

本文摘自《经方临证指南》(人民卫生出版社)年9月一版一印

尊重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这是一个全球中医人学习经方的平台

  经方,即医圣张仲景所著中医经典《伤寒杂病论》中之方。学习经方,可接受辨证论治原则的训练,认识中医学的本质特征,了解疾病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规律,学习仲景理法方药的应用,明方剂之源、方剂变化的方法与策略,领会中医的医学认识方法,训练中医的思维。

请您







































中科获“聚力共健”品牌影响力
什么地方看白颠疯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swth.com/lcbx/10101.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001171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