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饮酒伤身”的观点广受认同。过去十年间,越来越多的证据也表明,饮酒会提升罹患某些癌症的风险。但是,酒精究竟是如何对我们造成损害?人们对此一直存在争议。在今天凌晨发表于《自然》期刊的论文中,来自剑桥MRC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科学家证明,酒精会对体内的干细胞造成不可逆转的基因损伤,这项研究或有助于解释饮酒与癌症风险增加之间的关联。
编译
施怿
审校
吴非
此前的研究已经指出,乙醛会导致DNA损伤。乙醛是酒精在人体代谢的产物之一,在低浓度酒精下也会自然生成,可引起脸色潮红、心悸及血压下降等不适症状。但在以往的研究中,科学家通常使用极高浓度的乙醛,在培养皿中的细胞进行体外实验,而乙醛在体内引发的效应仍不为人知。
在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基因工程小鼠进行试验,为酒精致癌的说法提供了迄今为止最令人信服的证据。该论文的通讯作者,剑桥MRC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KetanPatel教授表示:“这篇论文为酒精代谢物造成细胞(尤其是能分化为各种组织的干细胞)DNA损伤提供了非常强力的证据。”
本文通讯作者KetanPatel教授
乙醛若想对生物机体造成损害,需要突破体内的两道屏障:首先是一种叫做乙醛脱氢(ALDH2)酶的保护性酶,它能将有毒的乙醛分解成乙酸,阻止乙醛在体内积累。但是,世界上8%的人口,以东亚地区的人为主,携带有一种Aldh2基因突变(又被称作红脸突变)。带有这一突变的人无法降解乙醇,正是这些酒后积累的乙醇使人脸红心跳。这或许是中国高食道癌发病率的重要原因。
第二道屏障是多种DNA修复系统,它们往往能够修复、逆转多种类型的DNA损伤,但其修复能力并不是万能的,且有些人携带突变,这意味着他们的细胞不能有效地进行这些修复。如果这两层防御机制失效,乙醛会割开DNA双链,造成永久性损伤,甚至引发癌症。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主要北京皮肤病医院中科医院专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dswth.com/lcbx/10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