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夏季,大人和小孩就开始汗流不止,尤其是部分孩子,出汗量多到像是洗了个头一样。
不少家长担心宝宝
“是不是缺钙?”
“会不会出汗太多把身体搞虚了?”
“是不是生病了”
……
今天就给大家讲一讲宝宝出汗的问题。
1
宝宝本身容易出汗
宝宝处于生长发育期,新陈代谢旺盛,而且活泼好动,本身就比大人更容易出汗。
刚出生的宝宝,汗腺尚未发育完全,所以开始的几周出汗是不多的。
随着宝宝的汗腺发育完善,活动量的增加,出汗也会增加,尤其是在进食、玩闹后。
01
孩子吃奶爱出汗?正常!
不少妈妈问,孩子吃奶的时候,额头上都会出现一层细细密密的汗水,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由于食物的热效应,孩子在进食的时候以及吃完之后,身体都会有一定的产热,自然而然就出汗了。特别是在吃完母乳、奶粉、牛奶等含有高蛋白的食物的之后,出汗会更加明显。
因此,妈妈们在孩子喝奶时,最好给孩子先脱掉一层衣服。
如果孩子出汗了,及时擦干,有必要时换一件干爽的衣服,让孩子更舒服一些。
02
孩子睡觉出汗?正常!
夜里出汗的问题,是妈妈们问得最多的。
这种现象和孩子的神经系统发育未完善有关,在孩子刚入睡后的几个小时里最为常见。
孩子睡觉出汗多的情况,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发育的完善逐渐好转。
一般来说,这种睡觉多汗的情况,在3岁以下的宝宝身上很常见,甚至,有些宝宝到了七八岁,也仍会持续这种现象。
可以放心的是,如果孩子只是单纯的睡觉出汗,没有伴随任何其他症状,便没有任何关系。
睡觉出汗,又分为三种情况:
生长激素旺盛
很多孩子睡着后会出很多汗,甚至大冬天额头也会冒汗。其实孩子前半夜出汗,一般考虑是生长激素旺盛引起的。
白天多余热量发散
宝宝白天活动量大,体内产生过多热量未及时散发出去,等到入睡后,身体通过出汗散发多余热量,来维持身体的正常体温。
食物引起的热效应
不管宝宝白天进食,还是睡前进食,身体都会产热,尤其是睡前食用了高蛋白食物(母乳、牛奶、奶粉等),即使是在睡眠中,身体产热也会增加,从而出现大汗淋淋的现象。
2
病理性多汗
但是如果宝宝出现以下这四种情况,家长就需要警惕了!
病理性多汗除了汗多外,还伴随其他症状。比如:
01
佝偻病(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佝偻病不仅会多汗,也会出现夜惊、好哭、颅骨软化、头颅畸形(方颅、鞍状头等)、胸部畸形、四肢及脊柱畸形等症状。如果怀疑宝宝患病,医院确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护理和治疗。
目前推荐预防佝偻病的措施是:足月儿出生后2周开始补充维生素AD至2岁以上。注意维生素AD推荐购买OTC标识的药品,药准字要求高、检验监督多会更安全,而保健品不推荐。
02
结核病
如果宝宝不仅在前半夜出汗,后半夜及天亮前也一直在出汗,同时还伴有低热、疲乏无力、食欲减退、面颊潮红等症状,那么宝宝这种情况很有可能就是结核病。
结核病患儿白天活动时的出汗称为“虚汗”,夜间的出汗称为“盗汗”。如怀疑宝宝感染了结核,应带其去做肺部X线检查或结核菌素试验,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
03
低血糖
低血糖的宝宝除多汗外,还可能表现为反应低下、脸色苍白、喂养困难、嗜睡、颤抖等现象。常发生于早产儿、足月小样儿、糖尿病母亲的婴儿,在新生儿缺氧窒息、硬肿症、感染败血症中多见。
04
甲状腺功能亢进
除了多汗,还伴有心悸、心动过速、食欲亢进、消瘦、体重下降、失眠、情绪暴躁、焦虑等。
除了上面这些疾病,铅中毒、糖尿病、疟疾、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都可能导致宝宝汗多。但这些疾病导致的汗多,不是单纯汗多,通常还会有别的异常。
只要宝宝生长发育良好,精神状态良好,仅仅出汗多不是问题,家长做好护理即可。
同时也提醒家长,不要因为宝宝爱出汗,就盲目补钙、盲目进补,如果不能判断宝宝出汗多是否正常,可以就医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再做具体选择。
往期回顾
宝宝睡觉爱出汗是怎么回事?
想要长大后宝宝的腿又直又美?那就看这里,看这里
“倔宝宝”好好引导,长大后往往更有出息、更容易成功
你“在看”我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swth.com/lcbx/12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