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有穴胸闷气短乏力心


北京治疗手足癣医院 http://m.39.net/pf/a_8498648.html

心悸是心脏系统疾病中常见的病证之一,它既可因心脏本身病变引发,也会由其他脏器病变波及发作,如失眠、健忘、眩晕、水肿、喘证等。

心悸主要表现症状有:心慌不安,心跳剧烈,不能自主,心搏快速,或心跳过重,或忽跳忽止,胸闷气短,心烦,神疲乏力,头晕喘促,严重时不能平卧,甚至出现晕厥。

——

中医认为,心悸的病因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因外感或内伤,致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二是痰饮瘀血阻滞导致心脉不畅,发为心悸。

心悸的朋友可以试下艾灸,推荐以下穴位,仅供参考,还请重症患者及时就医诊治。

艾灸方案

艾灸取穴:神门、心俞、内关、巨阙

1、神门

定位:该穴位于手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功效;益心安神、通经活络。

2、内关定位:该穴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肌腱之间。功效:宁心安神。3、心俞定位:该穴位于背部,当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由平双肩胛骨下角之椎骨(第7胸椎),往上推2个椎骨,即第5胸椎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功效:理气宁心。4、巨阙定位:该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6寸。取穴时通常让患者采用仰卧的姿势,左右肋骨相交之处,再向下2指宽即为此穴。功效:理气宁心、宽胸止痛。

施灸方法:手持艾条对准穴位温和灸,距离皮肤2-3厘米,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每日灸1次,每次每穴灸15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建议

如果是脾胃虚弱型患者,主因是气血生化乏源,以致心脉濡养不足而出现心悸,那么治疗上当从脾胃论治,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日常应多艾灸足三里和三阴交,饮食上也要注意调理,多多补益脾胃,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脾胃功能正常则气血生化有源,心有所养则心悸自止。

心脏病患者艾灸需谨慎,最好在医生指导下施灸。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dswth.com/lcbx/15388.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001171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