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女士
“医生医生,我最近老是胸闷心慌,快帮我看看,要不要紧,我才37岁啊……”
不要紧张,不要紧张,瞎琢磨不如好好配合做检查!
医生
两天前,37岁的李女士来到了我院心血管内科门诊就诊。她说,自己反复心慌近一年时间,但未予重视,最近症状有些加重,活动后更加明显,医院检查。
(李女士心电图:频发室性早搏)
门诊查动态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单发室性早博次,成对室性早博次。医生诊断李女士为心律失常。为进一步诊治,李女士要求住院治疗。
(祝益民主任医师检查李女士情况)
入院后,我院心内科主任龚玲英表示,患者有明确的射频消融手术指征,患者本人也强烈希望通过手术根治。
3月21日上午,手术在介入导管室进行,结合体表心电图及术中三维磁场定位系统激动标测,患者室性早搏最早激动点位于右室流出道高位间隔部,当即设置参数实施消融,早搏即刻消失,手术耗时仅40分钟,定位精准,零射线。经药物诱发等验证,手术成功。
(李女士术后复查心电图)
术后李女士无不适,安返病房。
心脏射频消融手术治疗:寻找引发室性早搏的异位激动灶,并将其消融掉,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
健康宣教
关于早搏,很多人都听说过,只知道是心脏上的问题,但对它的了解并不多。为了帮助大家进一步了解早搏,今天就来详细介绍其中一种早搏——室性早搏。
什么是室性早搏?
正常的心脏电活动是规律的,每一次心跳之间的间期相等;如果某一次心跳提前出现了,那么该次心跳就称为"早搏",意思是提早发生的心脏搏动。早搏可以发生在心房或者心室,来源于心室的早搏称为"室性早搏",简称"室早"。
除了心悸、胸闷、乏力、头晕等,室早偶尔还会导致心脏漏跳感,也就是感觉心脏突然停跳了一拍,有时候还会出现胸口撞击的感觉。
如何判断室早是否严重
早搏的危险性和症状轻重关系不大,症状重≠早搏多、症状轻≠早搏少,所以,症状重者无需过度担忧,症状轻者也不可掉以轻心。
但早搏的危险性和数目有一定的关系,如频繁室性早搏可能引起心功能不全(心衰),对生活质量乃至预期寿命会有较大的影响。
室性早搏每分钟不足6次/每24小时不足1万次,往往对心脏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当早搏每天多于1万次,就有导致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的可能。
室早需要做哪些检查?
室早诊断主要靠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可判断室性早搏的形态(单形或多形)、数量、时间分布、起源部位及与运动的关系(增多或减少)等。
其他辅助检查包括:超声心动图、运动试验、影像学检查(心脏CT、冠状动脉造影、心脏磁共振)、电生理检查等。
血常规、甲状腺功能、电解质等可排除贫血、甲亢、电解质紊乱等原因引起室早。
室早应如何处理?
无器质性心脏病:通常无需药物治疗。
改善生活方式,避免饮用浓茶、咖啡等,保证睡眠,调整心态,减轻心理压力。精神紧张和焦虑的患者可使用抗焦虑药物。合并有贫血、电解质紊乱和甲亢者,应积极治疗原发基础疾病。
有器质性心脏病:需要先评估心脏性猝死的风险。
积极治疗基础心血管疾病。如未诱发其他严重心律失常,不建议常规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室早可诱发室速或室颤,可按室速或室颤处理。应定期随访评估,一般可每6个月检查1次。
温馨提醒: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心慌胸闷等不适,应予重视,医院就诊!
#您的健康我的心愿#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swth.com/lcbx/15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