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心悸医案


心悸,一般认为都是老年人才得的病。其实不然,临床中我已诊治多位心悸患者,皆为30-40岁年轻人。为何心悸也年轻化?值得深思。

近日用中药治好多年心悸医案,疗效不错,大家分享治疗思路。

患者,女性,33岁,体型肥胖。

主诉:近1个月来,每日中午易出现心慌、胸闷(持续时间约半小时)。因陪伴母亲前来就诊,随便让我给她看看,把脉后问其平素是否有心悸的情况,便陈述主诉症候。

心悸不间断持续近2年,最近症状加重,每日中午易出现心慌、兼有胸闷。大便每日1-2行,软黏偏细,月经周期正常,量少,行经前腰酸。

既往史:高血压服药中(妊娠高血压)。

左寸沉略滑、结脉,右脉细软略滑舌体胖大,舌质暗淡紫,舌下静脉较粗色青,舌苔白略厚

瘀阻心脉、痰湿困脾、脾肾阳虚

左寸结脉,是诊断心悸的重要信息。脉象滑,加上舌体胖大、软便,可判断为脾虚生痰湿。舌质淡紫偏暗、舌下络脉粗分支众多,可由心脉瘀阻而引起。痰瘀互结,心脉瘀阻,导致心阳被遏,而引发本病。

活血化瘀,通阳泄浊,理气通络

桃仁红花煎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酌情加入桂枝、炙甘草、丹参、山楂、藿香、佩兰、猪苓等,以增强温通心阳、活血化瘀、化湿泄浊之力。

煎煮时,加米酒同煎,以增强温通心阳之疗效,切记!

前后调整4次方剂,合计服用20剂,心悸基本痊愈,1个月后随访,基本没有复发。2年的病程,得以痊愈。

下图为20剂汤药服用后的舌象、脉象信息,对比可发现,舌质颜色由最初的暗淡紫转为淡红色,胖大的舌体也明显缩小,舌下络脉由粗转细。

此案例患者,体胖痰湿、瘀血积滞严重,如未接受中医治疗而放任5年,必定病情加重,有心慌心悸转为胸痹(胸闷胸口痛),甚至引发冠心病。如若接受心脏支架手术,不仅费用高昂,且必须终生服用西药而不可治愈。今天特分享此医案,彰显中医在内科方面的诸多优势,疗效显著,并且费用相对低许多,望有识之士,多多支持中医,愿天下百姓能看得起病。

汉唐经方传承,效仿倪师,传承古中医,提倡并发扬光大经方,以弘扬中医文化以及道家养生文化为己任,使中医更好的为现代社会服务,减少人类疾病,提高健康水平。

提供改善亚健康的建议、接受各种症状的咨询。

想学习中医的朋友,可扫码加


转载请注明:http://www.dswth.com/jbjs/12752.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001171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