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力衰竭(简称慢性心衰)是严重威胁老年人生命健康,虽然近年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药物层出不穷,但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患病率、死亡率和再住院率仍居高不下,究其原因是因为老年人的健康情况复杂,单纯的药物治疗往往疗效不佳,必须将药物和日常保健相结合才能有效地保护心脏功能,因此本文就和大家讲一讲慢性心衰患者的日常保健方法。
慢性心力衰竭
什么是慢性心衰?
慢性心衰
心衰是指各种原因造成心脏结构和(或)功能异常改变,导致心室射血和(或)充盈功能障碍,从而引起以疲乏无力、呼吸困难、肢体水肿、心悸心慌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复杂临床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心衰可分为急性心衰和慢性心衰两种,其中慢性心衰患者占有大多数,特别是老年人多为慢性心衰患者,有的病史可长达20-30年。
我国心衰总患病率逐年增长
根据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过去15年我国心衰总患病率增长了44%,其中70岁及以上人群心衰发病率达10%,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近年来治疗慢性心衰的药物和疗法层出不穷,但我国老年心衰患者的发病率反复住院率却逐年升高,究其原因是因为我国老龄化趋势逐年加重,并且老年人的病情复杂导致单纯药物治疗的防治效果并不好,因此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结合改善生活习惯是重要的治疗原则。
注意生活中引起心衰加重的6个诱因
对于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而言,防止心衰复发或加重是最终的目标,但生活中有许多诱因会导致心脏的负荷加重,从而诱发急性心衰发作,因此在生活中我们应该避免以下危险因素。
①肺部感染
临床上有一个不太正规的疾病名称叫“肺心病”,也就是说心脏与肺部的疾病是可以相互影响的,对于慢性心衰患者而言最具有危险的诱发因素就是肺部感染。秋冬季节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同时也是慢性心衰患者住院率最高的时期,这是因为肺部感染导致呼吸功能下降,进而引起体内缺氧,而缺氧状态会进一步刺激心脏搏动以提高供血,这会明显加重心脏的负担,最终导致急性心衰,甚至威胁生命。
②血压波动
高血压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心脏功能,特别是对于一些血压波动较大的老年患者来说诱发慢性心衰急性发作的可能性很大,这是由于当血压波动过大时会导致心脏前后负荷加重,导致心脏功能不足,从而诱发心衰急性发作。
③运动过量
虽然对于有慢性心衰的患者一直提倡可以适当运动,但许多老人并不能很好地控制运动量,有些甚至喜欢长跑、攀岩等剧烈运动,从而导致过量运动,而一旦运动量超过心脏的最大负荷,就会导致心肌缺血,进一步诱发急性心衰发作。
④钠盐摄入过多
为什么饮食过咸的人容易得高血压?这是因为钠与水分是成正比的,当体内钠元素摄入过度就会同时保留大量的水分,造成体内的水分潴留,从而造成血容量增加,而这会加重心脏负担,所以容易诱发心衰急性发作。
⑤情绪激动
引起心衰的原因除了心脏本身的疾病外,情绪不稳定也可能引发心衰。情绪紧张,激动,大喜,大悲等突发的激动情绪可使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大量分泌,结果使心率增快,血压升高,从而诱发心衰的急性发作。
⑥失眠
保持良好的睡眠是保证心脏休息的重要保障,这是因为睡眠时机体的能量需求大幅度降低,这会减少心脏的负担,给心脏休息的时间。但老年人失眠的发病率很高,这导致即使是在夜间心脏也在拼命“工作”,这会诱发心衰发作。
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保持心脏健康的7个方法
对于慢性心衰患者而言,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改善自身的生活习惯是非常必要的,可以说做好以下6个方面可以极大减少心衰的复发,同时可以保护心脏功能。
①加强自我的健康管理意识
在生活中,许多老年人并没有将慢性心衰当做很大的问题,这是因为当心衰未发作时自身其实是无明显症状的,但一旦心衰发作,其危害性是非常高的,因此首先要重视对慢性心衰的保养,意识到其中的严重性,同时也要明白只要通过科学的防治是可以有效预防心衰复发的,因此加强自我的健康管理意识非常重要。
②遵医用药
药物治疗依然是当前治疗慢性心衰的主要方法,因此为了达到治疗目的,慢性心衰患者必须严格遵照医嘱用药。日常生活中,患者一定要遵照医嘱按时按量用药,不可随意增减药物,也不可擅自停药,以免造成不良后果。若要调整用药量或者停药,一定要征求医生的意见。另外,如果是长期口服洋地黄类强心药的患者,一定要警惕洋地黄中毒,主要表现为心律失常,这会直接导致心衰发作,因此一旦发生洋地黄中毒,立即停止用药,并前往专科进行治疗。
③避免感染
肺部感染是慢性心衰急性发作的首要原因,因此避免感染是生活中要特别注意的问题。老年人慢性心衰患者在感冒流行季节或者气候骤变的情况下应该减少外出,出门时应该戴口罩,适当增减衣服,少去人多的地方。如果发生感冒、发热等症状时,医院就诊,避免感染加重。
④培养积极向上的情绪
情绪沉闷、精神压力过大都会增加心脏负担,导致心力衰竭病情加重,增加不适感。因此,心力衰竭患者应该保持良好心态,学会自我调节情绪,避免情绪大幅波动,主动与亲朋好友倾诉,宣泄不愉快心情,放松心态,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娱乐项目,出去玩一玩,给自己充充电,休闲一下,且可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如养花养草、写字画画等,丰富业余生活,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缓解疾病带来的痛苦。
⑤改善睡眠障碍
心衰病人要有充足的睡眠,改善睡眠质量,如果实在睡不着,可以考虑使用安眠药,比如艾司唑仑等,因此可以前往专科针对失眠进行治疗,科学用药。
⑥科学饮食
慢性心衰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控制钠盐及水的摄入,少盐清淡饮食,建议心力衰竭患者每天的食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内,尽量少吃或不吃食用盐腌制食品及含盐炒货。饮水方面,不口渴时不喝水,若嘴干可尝试含一块冰、糖等,
转载请注明:http://www.dswth.com/jcff/21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