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病丨发热心悸交感神经兴奋中药治疗一


本例是我近来颇为满意的一次诊治病例,病情长久且顽固复杂,而疗效显著,花费较少。就单纯病例,看点有三:

一、寒证还是热证的辨析;

二、处方用药思维与特色;

三、中医对本病的认识与思考。

下面进入具体病例。

首诊年9月5日郭某微胖27岁

医院生殖科医助,平素工作任务重,压力大。颇多焦虑、烦躁,加之久治乏效,则更甚。

7年前一次睡醒后便得怪症,容易阵阵发热(38℃~39℃),莫名而起,伴见心慌心悸。

近10医院,中西医名医看遍,乏效。经各种检查无明显异常。西医诊断:肠道功能紊乱(去年);交感神经兴奋症(最近)。近服西药(不明)有效,但停药则复。

现食而易泻,泻之前身热而烦,心悸。伴见手心全天发热。午饭、晚饭后困饭,而晚饭后困而嗜睡。纳可,食多,不知饱,喜食肉食。眠可,梦多。多晚睡。双脉沉细而弦,右脉细甚。

此为少阴病,当温之,故以四逆汤打底,再加龙骨、牡蛎重镇安神敛阳。生石膏辛透胃热,手心热亦源于中土脾胃。柴胡、桂枝疏肝温肝,佐以青蒿清透,购之无药故易为茵陈,生炒麦芽疏肝健脾。3剂,自煎,每日一剂,温服。试观其效。

原始处方:附子30克干姜9克炙甘草15克生牡蛎60克(先煎)生龙骨30克(先)石膏30克柴胡12克桂枝9克青蒿9克生炒麦芽各15克大枣6枚

因患者担忧附子量大有毒,恐生差错,为安全起见,调方如下:

制附子15克(先煎)干姜6克炙甘草12克

生牡蛎45克(先煎)生龙骨30克(先煎)生石膏30克柴胡12克桂枝9克茵陈6克生炒麦芽15克大枣3枚

3剂。每日一剂,分温二服,每服ml。先煎,先煎半小时即可。余药小火熬40分钟。

因其焦躁,顾虑较多,所以第一剂,告之以50ml为一次量,慢慢喝,半小时喝一次,若无事,共累计喝到ml即可。另外,我也有顾虑,毕竟这是一个热症,若治反了,恐加重,所以谨慎之下,出此计策。

喝药第2日反馈,此药不难喝,而且喝完后,自身感觉舒服。跟我开玩笑道:不知道是心理作用,还是药理作用。答之:管它什么作用,结果是好的就行。

周日,第三剂药,嘱咐煎煮三回,喝三顿。因为周一可以喝一次,防止断药。周二门诊再看。

二诊年9月12日

服药效可,热烦之症明显改善。热好转,心悸好转。常熬夜,非不能睡,实不想睡。今日经至,平素经可。去年肚子易胀如鼓,今年不察,但觉饭后脘腹堵胀。大便正常。左脉沉而有力关甚,右脉沉而有力关甚。双关独大,是气滞中焦不畅。加厚朴、枳壳。

制附子18克(先煎)干姜6克炙甘草12克

生牡蛎30克(先煎)生龙骨30克(先煎)生石膏30克柴胡12克桂枝9克茵陈6克生炒麦芽15克

厚朴9克枳壳6克大枣3枚

5剂,自煎,两日一剂。每日服ml。

服药中间,稍拉肚子,嘱咐加一片生姜,一颗大枣。

三诊年9月26日星期二

上药9月24日服完。热烦之症几乎不再发作。手心发热也正常。肚腹变柔软。余无不适。近查子宫肌瘤,较为着急。

舌淡胖苔薄白。左脉沉而和缓,右脉沉寸尺细关沉缓。

效不更方,上方减附子为15克,厚朴6克,继服6剂。2日一剂。

热症再巩固一个疗程,再图消瘤。

年11月9日

今日询问,热症未发,饭后困睡、嗜睡,手心发热,食而易泻之症皆正常。整体来看,此病已愈。长期效果,还需观察。另外,三诊后某一天自觉不好,连续睡5天,5天后,自言如获重生一般。这一情况,值得重视。久睡5天,起到什么作用,需要思索。

本例患者有晚睡的习惯,由此她自己认识到按时睡觉的重要性。少玩手机,早睡觉。

还是先回顾一下本病例吧。患者本身从事医疗工作,又是南京本地人,患病后各种治疗,中西医治遍却无显效。9月5号到药房买药,适逢我坐诊,试探来咨询一番。我年轻,是劣势,但我有其他优势——时间。便与她一问一答聊了两小时,最后她抱着试试态度让我开了3剂药,有效则继续,无效就拉倒。

在充分了解病史与采集病症后,我的第一思路是当反治之,虽然表现是热证,仍当用热药!原因有二:一是辨证,这点下文细讲;二是经验技巧吧,别的中医生在治疗时对于热证可能都多用寒药,既然无效,那我就反其道行之,用热药试一试。所以用四逆汤打底,治少阴病当温之。

初次见面,不信任才是正常,那就开3剂先试试吧。本来我的原始处方是——,用量很大,有重病起沉疴之意。因患者对中药略知一二,担忧附子毒性,我三思后也觉不妥才调方减量。

因有







































北京哪家看白癜风比较好
公益中国爱心救助定点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swth.com/yfbf/10122.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001171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