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治疗原则心悸应分虚实论治


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不寐多梦而易惊醒,恶闻声响,食少纳呆,苔薄白,脉细略数或细弦

证机概要:气血亏损,心虚胆怯,心神失养

心悸的病位在心,心脏病变可以导致其他脏腑功能失调或亏损,其他脏腑病变亦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及心故临床亦应分清心脏与它脏的病变情况,有利于决定治疗的先后缓急

2

3

4

心悸应分虚实论治虚证分别予以补气、养血、滋阴、温阳;实证则应祛痰、化饮、清火、行瘀但本病以虚实错杂为多见,且虚实的主次、缓急各有不同,故治当相应兼顾同时,由于心悸均有心神不宁的病理特点,故应酌情配合安神宁心或镇心之法

1.心虚胆怯证

代表方:安神定志丸加减本方益气养心,镇惊安神,用于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少寐多梦,食少,纳呆者

常用药:龙齿、琥珀镇惊安神;酸枣仁、远志、茯神养心安神;人参、茯苓、山药益气壮胆;天冬、生地、熟地滋养心血;配伍少许肉桂,有鼓舞气血生长之效;五味子收敛心气

下一页

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临床一般多呈发作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且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病情较轻者为惊悸,病情较重者为怔忡,可呈持续性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

治法: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1

三、证治分类

心悸者首应分辨虚实,虚者系指脏腑气血阴阳亏虚,实者多指痰饮、瘀血、火邪上扰

气短乏力,头晕目眩,动则为甚,静则悸缓,为心气虚损明显,重用人参,加黄芪以加强益气之功;兼见心阳不振,用肉桂易桂枝,加附子,以温通心阳;兼心血不足,加阿胶、首乌、龙眼肉以滋养心血;兼心气郁结,心悸烦闷,精神抑郁,加柴胡、郁金、合欢皮、绿萼梅以疏肝解郁;气虚夹湿,加泽泻,重用白术、茯苓;气虚夹瘀,加丹参、川芎、红花、郁金




转载请注明:http://www.dswth.com/yfbf/300.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001171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