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贫血型高血压医案


一女66刚身体相当虚弱,长年头眩耳鸣心悸亢进,全身倦息。经西医诊断为高血压。因其血压的数字经常在左右,高度贫血,全身苍白。身体相当虚弱,瘦型,颜面、口唇均苍白乏血色,且稍有劳作即心悸甚。食欲不振、小便多、大便下痢倾向。手足冷、脉弱稍迟,总体可断为高度贫血。投以四物汤加黄芪黄柏钩藤——此方为日本大塚敬节氏的创意,名为七物降下汤——三剂,元气稍见恢复,头眩、耳鸣、心悸略有减少。再服三剂,嘱其检查血压,竟然降至最高。惟著贫血状态尚未十分恢复,而因某事情而停药,后遂无消息。至半年后介绍一妇人来诊治始知其痊愈。

按:世人每以为患高血压症者,皆属多血质身体强壮之人,其实这是错误的。血压是血液流通的势力,与血液的多少并非绝对的连带关系,所以高血压有本态性、肾性、贫血型之区别。

论:本案跟刘老的医案相同,都是血虚。血虚则气逆,血虚肝失藏,肝血不升,则气逆不降,所以高压压。

本案也有心悸。心悸,是血虚的重要的辨证依据。木主五色,入肺为白,白者,还是木枯之象,也就是血亡无以华色之义。面白,身白,都是亡血的重要依据。皮毛的营卫不和,会出荨麻疹。而营虚血少,也会生风,也会生疹。如桂枝汤荨麻疹医案,是献血之后,就得了荨麻疹,就是血少而生风,营卫不和而生疹。白话说就是血少了,然后气血的比例失调了,所以血不行会生风,风不能泄则生疹。而人体的气血不和,就会出高血压,本案就是血虚少而气厥逆也。阴阳之要,阴平阳秘,血以阴体而抱阳,血虚不能抱阳,所以阳气厥逆,即为高血压。本案就是气血不和的高血压,是因血虚少也。头眩,是气厥逆不降,耳鸣,以肾窍于耳,是肾虚失藏也,以脉迟则知,迟为在脏,也是肾寒也。脉弱而迟,弱为血虚,迟为营气竭,以面白心悸,则知是血虚也。

消渴二:寸口脉浮而迟,...迟即为劳...劳则营气竭。本条之脉弱而迟,弱即为血虚,迟则为营血枯竭。血为何会虚?因肝主血而木气为风,风动则伤津耗血,病必生燥,所以木枯而血虚。木病枯燥者,归胶地芍是也。四物汤,就是滋补肝血的典型方。能统治一切的血虚木枯之病。曾见一医案,一农民工,两手裂口子,用四物汤,几天就治好了。还有两手起皮的,也是血虚类型,也是用四物汤,几天就治好了。

还有人手指甲根上的月牙白,白少或无白者,都是血虚之象。单从气虚论,以上焦主气,上焦气盛,气盛而血虚,则无月牙。从肝主血论,以肝藏血而主筋,血虚木枯,不能暖肢节而充经络也,筋脉失养,所以没有月牙。没有月牙,就是血虚,筋脉失养之象。也可以从血瘀病的指甲青紫,类比理解,气虚而血瘀,经脉不通,所以青紫。

可以从当归当归四逆汤解,肝司营血,流经络而注肢节,厥阴之温气亏败,营血寒涩,不能暖肢节而充经络,故手足厥寒,脉细欲绝。当归、白芍,养营血充经络,而复脉也(脉细欲绝)。四物汤是一道传统药膳。以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四味药材为主要原料熬制而成,是中医补血、养血的经典药膳。四物汤药方最早记载于唐朝的蔺道人著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应用较为广泛的药方则是取自《太平惠民合剂局方》的记载。一般来说,它具有补血调经的效果,可减缓女性的痛经。




转载请注明:http://www.dswth.com/rhzl/2248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