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时猝死熬夜后猝死猝死真的猝不及防


核心提示

近日,一则“35岁男教师猝死,幼子还在哺乳期”的新闻引发热议。而在此前,43岁男子打羽毛球猝死、26岁安海小伙打篮球猝死、公交车司机开车途中猝死……本地也连续发生多起中青年猝死事件,让人痛心不已。近年来,年轻人突发心脏骤停,导致猝死的新闻屡见不鲜,甚至连医生都难以与猝死抗衡。正值年富力强的年龄,为何会突然心脏骤停,甚至连一些运动健将也不例外?很多人担忧,这样的事情会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其实,在感叹生命脆弱的同时,我们是否也要反思,猝死真的“猝不及防”么?

□泉州晚报记者张晓明

(陈起拓摄)

急救中心每年都会接到不少有关猝死的急救电话,图为出动直升机开展应急演练。(陈起拓摄)

案例篇

9月16日8时,在泉州市区一家羽毛球馆内正在进行一场友谊赛。突然,休息区一名男子晕倒,送医抢救后,他还是没有再醒过来。该男子姓李,今年43岁。据了解,李先生有高血压病史,但用药不规律,爱好运动。

8月6日晚,在一场晋江安海镇级篮球联赛中,一位26岁的年轻小伙在打球中突然瘫倒在地。医生实施急救,依然无法挽回其年轻的生命。

工作时猝死

6月14日18时许,在市区东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斜对面,一辆行驶中的K公交车,57岁的驾驶员突发心梗,送医抢救后无效死亡。

年6月23日6时,安溪官桥人柯某在加油站上班时,因过度劳累突然死亡。经了解,52岁的柯某为养家糊口,做两份工作。

熬夜后猝死

10月12日8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学院青年教师赵艳云在华中科技大学听课时突然心脏骤停,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据校方介绍,赵艳云平时是位运动达人,性格热情开朗。治学上,勤奋刻苦,经常熬夜科研。

去年12月16日,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丁集镇中心卫生院外科医生方培虎凌晨猝死在值班室内,年仅31岁。今年1月24日,医院急诊科医生郭庆源夜班接诊38名患者,连续工作18小时,突发病症经抢救无效死亡。

定义:出乎意外的非自然死亡

调查篇

按世界卫生组织所制定的标准,猝死的定义为:6小时内发生的非创伤性、不能预期的突然死亡。因多数发生在症状出现1小时之内,而更多主张定义为发病后1小时死亡者为猝死。猝死指生物学功能不可逆的停止。猝死的两个高峰期:出生后至6个月;30—50岁。

记者从市急救指挥中心了解到,该中心每年都会接到一些有关猝死的急救电话,但从院前急救的角度,很难对猝死的原因做出判断。发生猝死的人可能患有严重疾病,也可能没有患有明显疾病,如心源性猝死,可以是冠心病患者发生大面积心肌梗塞而猝死,也可以心脏并没有明显疾病存在,而是在某种因素(如强烈情绪变化)促发心脏发生心电不稳定而出现致死性心律紊乱而猝死。

趋势:年轻人猝死越来越常见

“猝死的人中,八成以上是心源性猝死。平常看着没事,不代表身体没毛病。”福建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副教授王耀国介绍,在很多猝死的病例中,看着没有任何征兆,但事后发现,很多患者其实是存在潜在病症。

不少心血管专家坦言,如今年轻人猝死确实越来越常见了。10年前,40岁以下的猝死患者一年也碰不到几个,现在有时一个月就会碰到好几个,20岁出头的年轻人也不鲜见。

王耀国表示,心源性猝死是指由于各种心脏原因所致的突然死亡,而年轻人发生心梗的猝死率比老人要高得多。他解释,冠状动脉是心脏供血的“主干道”,其他血管是“小路”。很多老年人长期心肌缺血,在“主干道”逐渐被“围堵”的过程中,旁边的“小路”会被慢慢“打通”,一样能供血。

可绝大多数年轻人心梗都是首次发病,一旦“主干道”被血栓堵住,或是突然血管痉挛关闭,就会出现完全“断流”,极易发生大面积心梗甚至猝死,冠心病年轻化是年轻人猝死发病率增高的主要原因。

据悉,我国每年死于心源性猝死的人数50多万,心源性猝死的死亡率仅次于癌症,并呈现年轻化趋势。心源性猝死常由自身的心脏疾病、过度劳累、精神神经过度兴奋、激动、饱餐、熬夜、饮酒、过量吸烟等引起。

现状: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猝死

泉医院主治医师郭峰表示,现在年轻人熬夜是普遍现象,睡觉前捧着手机就是不肯睡。医院了解到,近年来,医院接诊的心梗患者明显增加,除了一部分发病原因跟心脏疾病、天气变化有关,其他基本都是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的。

“压力和不良生活习惯让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至少年轻了10岁。”郭峰介绍,工作生活节奏快、生存和心理压力大、不良饮食习惯及长期熬夜、作息不规律等都容易诱发心梗。

分析篇

心脏骤停鲜有征兆

不少人会奇怪,有人平时看起来挺健康,怎么就猝死了。“猝死在医学上,某些方面还是一个未解的世界难题。”王耀国介绍,猝死的原因很多,比如肺梗和脑部疾病也容易有突发情况,大部分还是与身体本身的隐形心脏疾病等有关。在猝死病例中,绝大部分是心脏出问题,其中比较常见的就是冠心病。冠心病患者平常没有症状,运动过程中心肌耗氧量增加,有的出现心绞痛或心梗,引起心律失常。如果错过黄金4分钟的心肺复苏,很多病人即使救回一命,也可能因为脑功能受损出现功能障碍。

王耀国表示,因为猝死是由心脏骤停所致,来得特别突然,很难预料。多发生于起病后1小时以内,有的甚至仅数分钟,前期主要与严重心律失常有关。大多数患者可以无心绞痛及其他心脏症状,也即是很多“健康者”猝死的情况。只有极少数患者会出现胸闷、气短、湿汗、心悸等症状,但常常是还没等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就突然倒下了。因此,这种情况也很难被身边的人提前发现。

呈现年轻化诱因有不少

“潜在的隐形心脏方面的疾病本来就难以排查,多是到了中年后才发病,导致猝死的疾病发病人群年轻化,饮食环境、生活节奏快、心理压力大、剧烈运动等都可能是诱因。”郭峰介绍说。

“特别是中青年人工作节奏特别快,这时候往往把发生的先兆症状忽略了,以为是工作累了或者没有休息好,这种忽略往往是致命的。”他说,一些职业人士猝死,其实已经累积了很多的潜在危险因素:如长期的紧张、劳累,生活不规律,加上肥胖,必然会导致血压增高、血脂增高、血糖增高等代谢紊乱;男性再加上大量吸烟和饮酒,势必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心脏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猝死的重要原因。过度紧张劳累、情绪激动、大量吸烟饮酒、寒冷饱餐等常常也是急性心肌梗死或者猝死的诱发因素。

熬夜熬的是命消耗的是身体

繁重的日常工作,丰富的夜生活,无时无刻不在的手机,使得熬夜变得很普遍。那么,到底几点睡觉,就算是熬夜呢?

近期,有业内人士进行了分析,目前有两个公认的调节睡眠的影响因子,一个是生物钟,另一个是睡眠自我平衡。意思就是说,睡眠的一个重点是“要规律”,另一个是“要睡够”。如果生物钟不规律,会导致内分泌紊乱;而醒的时间越长,就越感到疲倦,越需要睡觉。

但如果已经习惯了昼伏夜出的生活,比如一直都是凌晨4点睡、中午12点起,其实都不算熬夜,是“晚睡”,或者说是“睡眠时相推迟”。

每天少睡一两个小时,算熬夜吗?专家认为,长期的慢性睡眠不足,比急性的通宵熬夜更严重。也就是说,“熬夜”指的是睡眠不规律、睡眠不足以及整夜不睡。有研究表明,连续两星期每天减少睡眠2小时和连续48小时不睡觉,都会降低大脑的认知功能,影响是一样的,但慢性睡眠不足需要的恢复时间,却要比通宵更多。

建议篇:锻炼健身要量力而行

(CFP供图)

都说运动会使人健康,可为什么运动性猝死会“青睐”热爱运动、体能充沛的年轻人。大家该如何避免在运动中突发心脏疾病?

“对于猝死,运动本身就是诱因。”市急救指挥中心急救培训科陈科长介绍,除了先天疾病外,高温环境、失水过多会造成血容量下降,极易引发猝死。若出现腹泻就更要注意补水和休息,尽量避免剧烈运动;如果在运动中出现心慌、气短、头晕、眼花等症状,就要停止运动,补水并休息。此外,长期缺乏睡眠也是导致猝死的常见原因,而休息不好还勉强身体做剧烈运动也会招致危险。

“避免运动猝死不等于就要停止运动、健身,相反,停止或减少有益的健身活动,还可能会使心脏功能下降,增加发生问题的几率。”陈科长说,市民应该视自身情况量力而为,更合理地进行运动健身。

注意猝死前的信号

“当胸痛发生心梗时,要迅速拨打,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的分钟,是黄金救治时间。”王耀国介绍,冠心病是个季节性高发性疾病,而且好发于秋冬季节,尤其在天气突然转冷的时候容易发病。近年来,急性心梗发作甚至猝死的患者明显增多,发病者越来越呈年轻化。

医生表示,猝死前,身体会先发出一些信号,如果能及时认识到这些发病信号,及早处理,是可以避免悲剧发生的。哈佛大学曾发布一项研究,总结出了心脏病发作的七个危险信号:肩颈臂疼痛、心跳加剧、焦虑失眠、胃疼恶心、过度出汗、呼吸短促、极度疲劳。

当出现了上述症状,及时休息将能帮你缓解不适。如果是心脏病的征兆的话,这些症状不会持续很长时间,但会一直反反复复。因此,一旦吃了过去习惯性服用的抗酸药、止呕药等后,很快又复发了的话,那么就要考虑心脏问题了。

克服“晚睡强迫症”

随着人类对睡眠认识的深入以及睡眠知识的普及,许多人已经认识到睡眠对健康的重要性,也深知熬夜的危害,但身边总有许多人控制不住成为“夜猫子”。

这种想控制却又控制不住的主观体验令人困扰,俗称“晚睡强迫症”,但目前医学上并没有这个疾病诊断名称。专家分析,造成“晚睡强迫症”的原因包括过高的心理期望、不良的心理暗示、对白天的救赎心理、享受临时抱佛脚的成就感、可能有睡眠节律障碍、家族遗传、生活习惯或职业特点导致。

相关链接:注意以下细节远离猝死

1.适度休息:疲劳是身体释放出的信号,它提醒身体已经超负荷了,应该及时休息。

2.定期体检:一年或半年进行一次体检,如果有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或家族遗传史,还要有针对性地选择体检项目。

3.坚持每天适量运动:缓解身体疲劳,增强身体免疫力,提高心肺功能。

4.身体不适及时就医:医院检查,而不是拖到问题变得严重。

5.及时缓解心理压力:烦闷、焦虑、忧伤等不良情绪是导致疲劳的内在因素,因此必须学会劳逸结合,多与人沟通,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

6.按时吃早餐:研究表明,吃早餐的人无论是心理状态还是身体状态,都要好于不吃早餐的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dswth.com/rhzl/21305.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001171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