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养生智慧之狂喜要慎重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之狂喜要慎重

狂喜大喜一定要慎重,在中国文化当中经常说我们有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这是我们的七情,有我们礼学的七情,他叫喜、怒、哀、惧、爱、恶、欲,那么我们今天的重点来探讨一下前者,这个你会发现七情六欲的喜怒忧思悲恐惊,大家仔细看一下,只有喜字这个写字的结构不含心,其余的你不管怒也罢,悲也罢,恐也罢,他有四个心,而且忧也罢,惊也罢,是两个竖心旁,所以都含心,唯独喜字不含心,但是恰恰喜不含心,在黄帝内经当中,就专门讲喜伤心,我们会发现只要人在非常的兴奋之后,心中就会出现那种空虚感,无聊感,甚至这种若有所失的那种感觉。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讲,或者说是叫心肌供血不足,或者是心悸等等,就是类似那种欣喜若狂,那么这里面有个概念,叫狂字那为什么狂,其实就是心,他不受这种管控和约束了,五脏本来是相生相克的那心属火,那本来应该有谁啊,肾水来克制心火,但是我们肾水在下,心火在上,心神不交织之后,肾水就无法克制心火,而且这个脾土也很无奈,肺也受克,那么肝又叫将军之官,是以君主之命为天职的,这个服从命令的天职,恰恰体现在木生火上心者君主之官。本来就难以制约,我们看当处于他这几种情况,比如说忧思恐怒心都在,而在这个欣喜若狂时心就不在了,那心不在之后心神就飘忽飘忽之后就会出现混乱。

那在我们五脏五行的深刻之华当中,最薄弱的其实就是心肾相交,因为心性本来就容易浮躁而肾水容易贪生忘克,越是需要克制心火时,他有可能又要去肾水!因为肝木的就可能去助生肝木去了,对这个心火的约束力,相对来说是比较差的,那么对付喜伤心的情志是恐那么恐胜喜恐则气下,气则水火相交,有人大笑不止,无法约束的时候,往往适当的把他吓唬一下,往往很有效,切记不可过,那喜字大家看看他其实是会意字,从古从口当时我最早的时候叫击鼓欢笑,那么喜,其实就是获得快乐的这种感觉。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那么喜伤心,就是指的什么,暴喜他就会伤害阳气和元气,那么你如果过度喜就会导致阳气也不灭。不灭之后他就不坚固,所以就是我们在黄帝内经当中叫喜则气缓,那么喜则气和志达所以说喜是情志中的健康台,但是前提不可过分!但是这个喜悦千万记住不能光从单纯的从外部获得,比如说你唱KTV唱歌就喜悦,比如说去做一件让别人痛苦的事,其实不是内心真正的喜,这是一定要依靠自己内心的祥和的纯正的和谐的洋溢出的那种愉悦,那才是真正的这种喜悦才是真正的这种健康。

那么扛就是安乐就是安宁,健康就是使身心能够安乐安宁,而且随时随地把都能找到属于内在的祥和纯正的自得其乐,所以说和情志相关联的情致病,甚至是一种精神病。症状表现也许复杂,但如果研究其根本的话,都是因为情志过分的波动扰乱了人体器具正常的升降,他就会导致脏腑的器具失调,我们这个情志,能够分别击穿各个脏腑,但总是首先要犯这个心,首先就会影响到心,因为心藏神,而且是五脏六腑之主,所以精神之舍主神明,那么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包括我们说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动摇摇,可见七情如果扰动心一定是首当其冲的。

我们大家都知道心平气和,心无旁骛,包括我们为什么要宁静致远,淡泊明志就是都是为了我们所说的心,有一句话叫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家请一定记住,这个自强不息,不是说整天无休止地干,自强当中很核心的前半部分是强制自己欲望,后面再努力的经营。西游记当中,猴子也好,马也罢,其实就告诉你最终怎么能够行得大道?走到无极大道是拴心猿锁意马,所以说我们怎么能平息我们这种躁动的心呢?

在黄帝内经讲。要独立守神,而且强调形与神俱,那也就是把心拴在身体的木桩上所以正身作为正心的起手,形神兼备,再要通过,不管是我们佛教的禅定观照也罢,道家的虚极静笃也罢。儒家的自省慎独,包括我们经常说的如实自我批评也罢,实事求是也罢,他才是修心的一个真正的法宝,所以真心希望大家想身体健康,先把自己的身心尤其是心要调理的健健康康,自得其乐。

关于健康您还有什么好的看法呢?说出来大家一起讨论讨论吧。也希望大家能够多多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dswth.com/rhzl/22000.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001171号-5